12月7日晚間,玉馬遮陽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2月6日、12月7日分別接待了興業證券、海通證券、源乘投資等多家機構調研,連續兩日接待機構調研,特別是7日接待機構投資者超過10家,足見機構對于這家公司“興致濃厚”。
(資料圖)
事實上,機構密集調研并不是最近兩天才有的情況,玉馬遮陽公布的機構調研記錄顯示,2022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已接受調研達11次,基本上不到20天就會有機構投資者來訪。
此外,從機構持倉看,基本養老保險1208組合早在2021年玉馬遮陽上市不久,就布局了該股,而到2022中報時,該組合還大幅加倉了玉馬遮陽,增持數量占流通股比例超過了1%。除了社?;鹌煜吗B老保險基金外,中信證券旗下的養老金產品,在2022中報也選擇了加倉。
作為一支剛上市不久的新股,為何玉馬遮陽很快就受到了機構與養老基金的青睞呢?
短期爆點:銀離子抗菌面料
玉馬遮陽的主營業務是遮光面料、可調光面料等,然而最近機構投資者關注玉馬遮陽,或許與公司的銀離子抗菌面料有一定關系。
近段時間,抗菌、抗病毒面料概念在市場上持續火熱,板塊中多只股票大幅上漲,多家上市公司也被投資者追問是否有相關產品,有的公司雖然有相關產品正在研發,但由于拿不出實際產品或者只是打了擦邊球,難免有蹭概念的嫌疑。
11月25日,玉馬遮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銀離子抗菌面料已批量生產,并經過了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其利用銀離子SILVER+技術的三重抗菌效果,能夠抑制并殺滅引起疾病的細菌病菌,從而預防疾病的感染。銀離子抗菌面料尤其適合在對病菌有嚴格要求的場所,如:醫院、學校、公共場所等。
玉馬遮陽在接受相關機構調研時也表示,在家中安裝此類銀離子抗菌斑馬簾會對病毒或細菌在空氣傳播起到一定抑制殺滅或者隔離作用,并降低因交叉感染引起的多種并發癥。
服裝家紡功能性不斷升級的背后,正是面料的不斷升級。長期來看,抗菌面料屬于高端面料,符合產業升級的需求,即使并非為新冠病毒專門設計,未來市場前景也將十分廣闊。
隨著秋冬季的來臨,以及防疫政策的逐步轉變,預計居民對抗菌消毒織物的需求將不斷上升,相較于同樣具有抗菌面料概念,但還未量產的多家企業來說,玉馬這樣技術成熟、已經量產的抗菌斑馬簾將具有先發優勢,相關產品短期內有望迎來訂單的集中放量,從而實現業績爆發。
長期看點:主營業務國內增長空間廣闊
如果說抗菌面料給玉馬遮陽提供了一個“爆點”,那么公司的主營業務——遮光面料、可調光面料與陽光面料,或許才是吸引機構近段時間持續關注、以及養老基金買入并大筆加倉的原因。
公司經營構成顯示,遮光面料、可調光面料、陽光面料的經營占比差距不大,技術含量更高的可調光面料相對來說毛利率要更高一些。
從過往玉馬遮陽的業績來看,公司除了2020年受到疫情擾動,業績有所下滑外,營收利潤均保持穩定增長,2022年三季報中,在上市公司業績普遍承壓的背景下,公司扣非凈利也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同比上升12.6%。
玉馬遮陽過往的業績不僅在數據上持續亮眼,在質量上也經得起推敲,公司經營凈現金流持續增長,表明公司賺的是真金白銀。而凈利率與毛利率方面也整體保持了增長的態勢,并且每年超過40%的毛利率,對于一個制造業企業來說已經是比較可觀的了,這一數據,還顯示了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的影響基本在可控范圍內。
而公司的償債能力指標,則更為優秀,五年來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持續降低,最新的三季報顯示,玉馬遮陽資產負債率已低于5%,“無債一身輕”對于公司的穩定發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公司持續增長的業績,主要是海外市場貢獻的。
2021年年報顯示,玉馬遮陽境外營業收入3.664億,占全部營業收入超過七成,國內的經營,對公司的業績貢獻還不大。
究其原因,是國內市場遮光、可調光等面料消費還未在消費者群體中形成消費習慣、建筑整體遮光普及率還不夠高等因素導致的。
整體來看,根據我國遮陽協會的數據分析,2021年我國功能性遮陽產品的滲透率還不到5%,國內功能性遮陽產品的滲透率與發達國家70%以上的滲透率相比還處于較低水平。歐洲、美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與地區是建筑遮陽的主流,遮陽產品已經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5%與70%,是14倍的差距,隨著我國未來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陽光、可調光等改善型面料產品預計滲透率將不斷提高。
玉馬遮陽目前的擴產計劃,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公司表示,正積極推進募投擴產項目建設,2022年6月30日所有基礎建設已全部完成,后續隨著設備的分批次到場,預計本年底釋放產能達到 60%左右;2023年可完全達產,產能達到100%。下一步,公司將進一步聚焦功能性遮陽產品的研發,發揮自身優勢,繼續擴大功能性遮陽面料的生產規模,保持業績增長的延續性。
面對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機構與養老基金的關注,對于玉馬遮陽來說,或許僅僅只是開始。